来去无踪的洪灾

  

  自1998年以来,在中国大陆,洪灾一直不断。然而与历史不同的是,2002年的洪灾呈现在非雨季地区遍地开花的错乱特征。

  每年6月上中旬是江淮的梅雨季节,这个时候,中国大陆的主要雨区集中在江淮一带,而其它地区则普遍是相对少雨的时候。可是,进入2002年6月,江淮地区相对干旱,并出现局部旱灾,而陕西、四川、重庆、湖北和贵州的西部地区,却暴雨连连,造成了巨大洪灾。

  总体来说,2002年6月的洪涝灾害呈现出混乱分布特征:一是局部地区发生降雨强度大,如陕西佛坪24小时降雨量达489.2毫米,福建建宁24小时降雨量达339毫米,累计过程降雨量649毫米,降雨强度之大为气象记录以来所罕见。强降雨引发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发生严重,人员伤亡较大。二是除长江部分河段水位超过保证水位外,其它六大江河水势基本平稳,未发生流域性的洪涝灾害;三是部分地区重复受灾,给灾区民众造成较大的生产、生活困难。湖南、四川、重庆、广西、湖北、江西、贵州等省(区、市)多次发生强降雨过程,一些地区在尚未得到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旧灾还未过,新灾又接踵而来。

  进入8月,正常年份的雨区应在华北地区,所谓的华北雨季,降雨应该集中在黄河流域及以北的地区。可是2002年8月却在中国南部发生大暴雨,暴雨成灾,导致数百人丧生。

  比如8月11日至9月3日的洞庭湖水灾,其景象令人心惊。在这次湖南省的洪水发生发展过程中,雷鸣电闪、狂风暴雨,使长江、湘江、沅水出现暴涨,上顶下托,洞庭湖水位也迅速上涨。短时间内长沙水文站出现了自1949年以来第三高水位,城陵矶出现历史第四高水位。同时,资水、沅水及各大型水库水出现大水流量,永州、邵阳的数座水库发生大面积滑坡和塌方,国道206道县地段中断交通。在这次水灾中,据中国官方报导,16人在洪水中丧生,2万7千幢房屋倒塌,50多万公顷的农作物被毁。

 

 

 

 

 

 

正见网  http://www.zhengji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