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

  

  这几年台风出现虽然略为偏多,在数量上似乎不算特别的异常。然而,台风的有些行为且极为不同寻常。2001年出现一个月内台风五袭华南沿海,这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异常。这一年的7月,有榴莲、尤特、潭美、玉兔、桃芝5个台风连续登陆华南沿海。

  台风是最具破坏力的天气现象,也是最令人恐惧的天气现象。龙卷风固然令人恐惧,但毕竟其破坏长不过数公里,宽不过数百米。而台风的破坏长可达数千公里,宽可达数百公里,其破坏力不只来自狂风,还来自暴雨。台风暴雨常直接引起大洪水和泥石流。历史上,台风夺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1975年8月的台风造成中国大陆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洪水冲垮板桥、石漫滩水库在内的数十座大、中、小型水库,袭卷驻马店地区4.5万平方公里,数以十万计的无辜生命葬身洪水。

  2001年的几个台风都带来了狂风暴雨,使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榴莲”和“尤特”台风对中国南部造成了极大危害。第三号台风“榴莲”造成广西部分地区普降暴雨,右江百色水文站超过警戒水位6米,并曾以每小时50厘米的幅度上涨。西江支流郁江、南宁、贵港等河段发生1949年以来最大洪水。第四号台风“尤特”造成粤东沿海重大水灾。

  中国大陆台风登陆(热带风暴)每年都会有。据统计,平均每年大约5个,其中一年之中7、8、9三个月是台风登陆的集中期。而在1949~2000年的52年间,7月份在中国大陆登陆的台风共有91个,每年平均才不足2个,登陆个数最多时也就是4个,因此,2001年是52年来历史之最。

  2005年共有海棠、麦莎、泰利、卡努、达维、龙王、天鹰、珊瑚和韦森特九次台风袭击中国沿海各省,造成严重损失。2005年是中国沿海风暴潮极端重灾年,灾害发生次数远高于多年平均值,经济损失也是历年之最。台风也带来强大风暴潮,从7月18日到10月2日,沿海共发生11次台风风暴潮,其中9次造成灾害。

  尤其台风“麦莎”,无论是风力强度,影响范围,还是成灾程度度达到历史罕见。“麦莎”于8月6日3时40分在浙江省玉环县干江镇登陆。登陆时台风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8月6到9日,“麦莎”一路袭击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计,造成多人死亡。“麦莎”影响期间正逢农历七月大潮,台风风暴潮和天文大潮的相叠加,台风所到沿海,潮位都严重超过当地警戒潮位,其中浙江海门超过警戒潮位达71厘米。

  世界气象组织下的台风委员会第31届会议决定,自2000年起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用亚太地区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的共140个名字来进行命名。台风英文命名和国际编号则由东京台风中心负责确定和发布。根据规定这些名字被循环使用。由于“麦莎”罕有的强度和破坏力,台风委员会已将“麦莎”从循环之列剔除,“麦莎”将来不再用于台风命名,而特指2005年这个台风,成为灾难性特大台风专有名字。

  在2006年,在中国大陆登陆的台风再次凸显异常。台风是“珍珠”于5月18日登陆中国的强台风,这也是自1949来登陆最早的台风。

  紧接着“珍珠”台风,含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引发广泛洪涝的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在福建沿海登陆。“碧利斯”历时五天,袭击湖南、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浙江六省区,造成严重暴雨洪涝、山洪和山地灾害,有2962.2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612人,失踪208人;倒塌房屋26.5万间,损坏房屋32万间;“碧利斯”造成的死亡人数为近十几年最多。

  发生在2006年的超强“桑美”是五十年来直接登陆中国大陆的最强的台风。8月10日下午17时25分,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2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60米/秒,浙江苍南霞关附近自动气象观测站出现每秒68米的大风。8月10日在福建沙埕港,台风“桑美”来袭时,在沙埕港避风的各地渔船共一万两千余艘。据中国官方的报导,台风造成六百余艘渔船沉没,1100余艘损坏,182人死亡,171人失踪。最终确切死亡人数不见公布,从而不得而知。

 

 

 

 

 

 

正见网  http://www.zhengji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