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灭亡

  

  在夏朝末年,从历史记载中可以发现三次大地震。据《竹书纪年》,帝发“七年,陟。泰山震”。对这一次地震,《述异记》也有“桀时泰山山走石泣。先儒说,桀之将亡,泰山三日泣。”据《竹书纪年》,另一次地震是帝癸“十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而《周语》有“昔伊、洛竭而夏亡。”《史记·周本纪》也有“昔伊、洛竭而夏亡”。据《竹书纪年》,还有一次是“帝癸三十年,瞿山崩”。在《六韬》中有“瞿山崩,及为大泽,水深九尺”的记载。

  帝发是夏朝第十五位君王,也是末代倒数第二位君王,也就是暴虐无道的末代君王夏桀的父亲。夏桀也就是帝癸,或称帝履癸。帝发七年(约公元前1627~公元前1615年) 的地震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也可能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地震纪录。按《竹书纪年》的说法,帝发在位只有短短七年,是伴随这次地震而死去。

  夏王朝的末代君王是桀。《史记·殷本纪》说:“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夏已到了危机四伏,可是夏桀无视这一切,反而穷奢极欲,搜刮民脂民膏。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以致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以荒唐无稽之事博取妹喜的欢笑。百姓的生活则水深火热,每年的收成难得温饱,更无兼年之食,每遇天灾则妻离子散。夏代臣民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是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一起灭亡。

  当时掌管记事兼天象、历法的太史令终古,见皇帝暴虐,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冒死进谏。《吕氏春秋·先识览》说:“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 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汤喜而告诸侯曰:‘夏王无道,暴虐百姓,穷其父兄,耻其功臣,轻其贤良,弃义听谗,众庶咸怨,守法之臣,自归于商’。”太史令终古面对如此暴君,知道不久便会亡国,也只好投奔商汤。

  夏王朝有一个在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就是大夫关龙逢,他手捧“皇图”来见桀进谏。“皇图”也称作“黄图”,是古代王朝绘制有先王们功绩的图,给后代君王们看,以便效法先王们治理国家。关龙逢捧去的“皇图”绘有大禹治水等图像,他是要桀效法先王,像始祖大禹一样节俭爱民,以长久享国;若是像眼下达样挥霍无度,任意杀戮,亡国的日子就不远了。桀对这样的忠言不仅不听,反而认为阻碍他的享乐而不能容忍,便将关龙逢关押处死,并警告朝廷大臣们,今后再像关龙逢这样来进谏,一律处死。于是贤臣绝迹,劝谏消失,桀愈加专横。

  就在这种情形下,人不治天治。天显异象。据《竹书纪年》,“瞿山崩”的前一年, 癸“二十九年,三日并出”。《开元占经》六引《尚书·考灵耀》:“黑帝之亡,三日并照。”《孝经纬》:“夏时二日并出,谶曰:‘桀无道,两日照。’”夏王朝末期天灾连连发生,星陨,地震,河水断流。据《竹书纪年》,关龙逢被杀害就在“瞿山崩”的同一年。商汤见夏桀已是天谴众离,遂顺天意起兵伐桀,与桀战于鸣条之野,桀战败,后死于鸣条。夏就在“瞿山崩”一年之后灭亡。天灾是上天对人不遵循天理的警告与惩罚。夏桀就这样多行不义而天亡之。“昔伊、洛竭而夏亡!”揭示了历史本质的一面。

 

 

 

 

 

 

正见网  http://www.zhengji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