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瘟疫

  

  纵观人类历史,瘟疫夺去了数以十亿计的生命,许多古老的文明的毁灭,象古罗马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的灭亡,都与瘟疫的发生相关联。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瘟疫同改朝换代的发生直接相连。

  中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瘟疫发生在周代。春秋时,鲁庄公二十年夏,“齐大灾”。按照《公羊传》的解释,此大灾即大疫。此后,关于瘟疫的记载不断增多。据《中国救荒史》一书中的不完全统计,历代发生疫灾的次数为:周代1次,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 74次。从纪元前七世纪起的2000余年间,疫灾的发生逐渐增加并呈加速度发生的特征。而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加,疫灾对人的杀伤力也日见增强,每次死亡人数都很惊人。从死亡人数看,程度最严重的一次是金朝开兴元年(公元1232年),汴京大疫,五十日间,“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贫不能葬者不在是数。”(《金史·哀宗纪》)

  从中国古代疫灾历史来看,疫灾的发生往往与其它灾害相伴生。如隋代大业八年(公元612年),“天下大旱,继而发生大疫,染疫者多死。”(《隋书·炀帝纪》)宋朝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北发生大水灾。次年三月,又继发疫灾(《宋史?仁宗纪》)。元代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衡州连岁大旱,接着发生疫疠之灾,“死者十九”(《元史·文宗纪》)。根据《三千年疫情》一书提供的资料,人们可以看到瘟疫同改朝换代的发生直接相连。

 

 

 

 

 

 

正见网  http://www.zhengji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