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历史拾遗
诺查丹玛斯的《诸世纪》预言,已经被四百年来很多的历史事件所证实,但是由于整个942首预言诗中,真正被破译的连一半还不到,所以给反对诺查丹玛斯预言的人一个借口,他们的疑问是:为什么很多也很重要的历史事件,在《诸世纪》预言里就没有呢?其实很多重要事件不是《诸世纪》预言中没有,而是它们就在《诸世纪》预言里,只是到目前为止没有被破译罢了。
要破译《诸世纪》预言中的历史事件,就要解决预言诗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事件和人物。笔者之所以能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把《诸世纪》中有关现代,现在和未来的预言诗破译了300 首左右,主要就是因为我破译了《诸世纪》预言的时间密码体系,和预言诗中用类比的方式表达地点的方法。其实如果花更多时间,我还可以继续破译《诸世纪》预言中的历史事件,但是本书的名是《正法征程,救世诗篇》,很多历史事件与我们现在要做的在人类历史大劫难以前或其中更多地救度世人的事情没有关系,所以本章只把我这三个多月破解的一些前人还没有破解的,有关过去历史事件的一些预言诗汇编成这章“历史拾遗”
大家注意一点:历史上所有的传达神的启示的各种预言,都是故意用诲涩的语言来写成的迷语,它在时间或者地点等问题上很少直说的,你需要去破解这个迷才行,时间或者地点问题上一般至少有一个不会直说,所以读懂神启示的预言需要一定的智慧,而这个智慧往往又是神赋予的。比方说事件的地点,我在前言中说过:从地域看,《诸世纪》的预言涵括了全世界的范围,虽然在诺查丹玛斯的时代连美洲都没发现,可是她却能以相似的地理和历史特征的欧洲地名来指代全世界不同的地域。其实呢,所有的预言都喜欢用类比的方式表达地点,不类比都不行,比如诺查丹玛斯根本不知道中国的什么地名,可是神又要启示他记录下几百年后发生在中国的一件事,怎么办?只好用诺查丹玛斯知道的法国的地名和当时生活名词来类比,这是记录神启示的预言的语言环境的局限引起的。
《圣经启示录》也是这样一种神启示的预言,比如用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指代现在长江黄河流域,圣约翰也不知道什么长江黄河呀,只好用古巴比伦来类比了,它们同在东方,都有两条大河,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国人不理解美国呀西方国家,这么老是盯着伊拉克伊郎这些海湾国家不放,以为是什么维护石油能源利益等等,其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方国家误解了《圣经启示录》,伊拉克伊郎就是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
不但是在地点上,预言中需要类比,为了说明未来的社会活动和事物,许多记录神启示预言的时代没有这些社会活动和事物,也只有用类比的方法表示。比如,李淳风袁天罡作《推背图》,他们用天眼看到了未来的“飞机”,他们也不可能在预言里写上“飞机”两个字,只好写上一句“铁鸟临空”和什么“飞者非鸟,潜者非鱼”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