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卷  

 神奇的预言

        ~跨时空的科学

 

第一   预言家的故事

  

在从现代科学理论来解析预言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古今中外预言家的生平和他们的作品。有许多不同民族的预言流传了千百年,很多预言家本身就是些「世外高人」,他们不藉用任何科学仪器,就能展现出跨时空的超能力──这种能力,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简直匪夷所思。在这一章,我们将列举几位典型的代表人物。

 

第一节  诸葛亮和他的《马前课》   

诸葛亮(西元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代蜀汉刘备的军师,刘备称帝后成为蜀汉的宰相。相传诸葛亮有经天纬地的才能,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用兵如神。如果没有诸葛亮,单凭刘备起初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成就三国鼎立的霸业。正史《三国志.诸葛亮传》上也记载着他「未出茅庐,先定天下三分」,这是孔明在著名的《隆中对》中为刘备制定的,也被认为是最能反映孔明远见及智慧的部分,而著名的《出师表》,则展现了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义精神。

  对于诸葛亮,人们知道的已经很多了,但大部分都是关于他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谋略智慧。事实上,诸葛亮料事如神──他有超常的预测能力,不仅因为他懂得兵法,更重要的是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这里的天文可不是今天的天文学,或者气象预报什么的。过去的方士都懂得用易理来解释观察到的天象,用今天的科学概念来说,他们是能够突破一定层次的时空限制,来观测更大范围的时空变化。关于这个部分,我们在下一章将作详细叙述。

  诸葛亮精通易理数术,懂得观察天象以判断时事。另外,诸葛亮也会看人相。据传诸葛亮第一次见到魏延,便预知此人日后会叛变,后来魏延果然在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背叛了蜀汉,而诸葛亮早已备妥锦囊,安排大将马岱将魏延诛杀。

  至于诸葛亮六出祈山而不成,有人认为他早就看到蜀汉不可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知其不可而为之,或许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托孤之愿,更可能是他也预知了他自己的使命──历史角色吧!也许读者会问,为什么能知道未来却改变不了历史?知道结局的人怎么又尽力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呢?关于这些问题,我们留到下一章再来探讨。 

预言历史的《马前课》

  相传诸葛亮于军中闲暇时,写下了《马前课》,这是预测天下大事的书。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出兵之前,在马前面占卜一「课」,就是起一卦的意思。相较来看,诸葛亮的《马前课》比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其他预言书更容易破译,因为它非常规则,每课预言一个历史朝代,并按着历史演进顺序来描述。而其它讲历史大事的预言,因为有时候一个朝代有很多大事,而有的朝代大事则少一些,不规律,所以不容易和所预言的朝代对应起来。

  《马前课》共十四课。前十课从当时蜀汉开始,一直到中华民国的诞生,非常准确。《马前课》第一课,诸葛亮讲「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曾经写过:「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是诸葛亮的自我写照,因为他知道汉家江山气数已尽,没有人能够挽救,所以《三国演义》里说「孔明六出祁山前,欲以只手将天补」,就是说他想靠一只手斡旋天地;「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就是说汉家江山到这个时候可能要完了;「长星半夜落山坞」指的则是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所以,诸葛亮第一句话的「无力回天,鞠躬尽瘁」是讲他自己,后面的「阴居阳拂,八千女鬼」,这「八千女鬼」是个字谜,「八」加一个「千」加一个「女」加一个「鬼」,合在一起是个「魏」字,就是说蜀汉最后要被魏国所灭掉。

  再往下一共有十四课,一课讲一个朝代。比如第四课,是关于唐朝建国的时候,卦说「十八男儿,起于太原」。这个「男儿」我们生儿子叫「子」,十八子加在一块是个「李」字,而唐朝便是李渊父子打出来的天下;「起于太原」,则因为李渊当时从太原起兵。

  再比如第八课讲明朝,明朝是朱元璋打下的天下。这个卦讲「日月丽天,其色若赤,绵绵延延,凡十六世」。「日月丽天」也是个字谜,「日」加「月」是「明」,指大明朝,「其色若赤」的「赤」,是朱红色的意思,暗指朱家天下。「绵绵延延,凡十六世」,表示明朝一共传了十六个皇帝。    

  也许有人会问,预言是不是后人杜撰的?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年解《马前课》的是清朝光绪年间白鹤山僧人守元,他当时八十六岁了。在《马前课》中,关于清朝的预言是这样的:「水月有主,古月为君」。「水月为主」是一个字谜,三点水加一个「月」再加一个「主」,合在一起是一个「清」字;「古月为君」,古加月是个「胡」字。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人的天下,所以「古月为君」是说满族人将入主中原。后面还有八个字:「十传绝统,相敬若宾」,但这一句,守元老和尚没解,他说:「老僧生于嘉庆十年(西元1806年),今年八十有六(西元1892年),过此后不敢妄议。」如果这个老和尚能再等上个十几年,就会亲眼看到西元1911年的辛亥革命,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黯然退位,对这一课的解释就会完整了。「统」指「宣统」,「十传绝统」是指清朝从顺治入关称帝到宣统一共经历了十个皇帝──第一个皇帝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他传位给皇太极,这两个皇帝是在山海关之外,后来清兵入关时是顺治皇帝,顺治传位给康熙,接下来是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一共正好是十个皇帝,「绝统」是指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可见 《马前课》关于清朝灭亡的预言早就有了,只是当时事情没发生,老和尚也不敢妄下断言,只好作罢。

  第十课就是预言中华民国──孙中山缔造了中华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在卷二中我们会细说《马前课》前十课在历史中应验的部分。

  第十一课讲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后面还有三课,就涉及到当前的、还有以后要发生的事情,像第十三课讲到「贤不遗野,天下一家,无名无德,光耀中华」,这显然是个世界大同的承平盛世,这样的大圆满结局在好几个预言中同时提到了,我们将在卷三中专门探讨古今中外有关当今与未来的一些预言的解释。

 

第二节  康节先生邵雍的预言史诗

        梅花诗

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四年,即西元1011年,卒于神宗十年,即西元1077年,享年67岁。邵雍生于河北范阳,后随父移居共城,晚年隐居在洛阳。由于邵雍长期隐居,名气不若三国的诸葛孔明那样家喻户晓,但是,无论从才干和品德来说,都与诸葛亮不相上下。宋朝理学鼻祖之一的程颢曾在与邵雍切磋之后赞叹道:「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

  少年时,邵雍就胸怀大志,发愤刻苦读书,于书无所不读。据《宋史.邵雍传》记载:邵雍“始为学,即坚苦自励,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 后来,为了增长见识, 他还游学四方,越黄河、过汾河,涉淮水、渡汉水,到过齐、鲁、宋、郑等各地,回来后,说道“道在是矣。”于是就不再云游。当时有高人李挺之,见其好学不倦,就传授了他《河图》、《洛书》、《伏羲八卦》等易学秘奥。邵雍的根基过人,能融会贯通、妙悟自得,终成为一代易学大师,风靡遐迩的鸿儒。他自成一家独特的宇宙观,对于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的规律了若指掌。《宋史》记载道:他对于“远而古今世变,微而走飞草木之性情”都能“深造曲畅,通达不惑”,而且“智虑绝人,遇事能前知”。北宋理学的另一位始祖程颐说他:“其心虚明,自能知之”。于是,他著书立说,撰写了《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等著作共十余万言。

  邵雍认为历史是按照定数演化的。他以他的先天易数,用元、会、运、世等概念来推算天地的演化和历史的循环。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的《铁板神数》和《梅花心易》都是出于邵雍,后人也尊称他为「邵子」。中年后,他淡泊名利,隐居洛阳,著书教学。当时的名流学士,如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人都很敬重他,曾集资为他买了一所园宅,题名为「安乐窝」,邵雍也自号为「安乐先生」。邵雍不仅学贯古今、奇才盖世,而且品德温厚,待人至诚,这使他远近驰名,所到之处士大夫们争先请他留宿,有人还把邵雍留宿过的地方,称为他的「行窝」,他在人们心中的威望可见一斑。

  邵雍在世时便以「遇事能前知」而名声在外。有一次邵雍经过庭园观看梅花,看见梅花树上有二雀相争而坠地,认为:「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今二雀争枝坠地,怪也。」因为当时是辰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时,便以取辰年为五数,十二月为十二,十七日为十七,合共三十四,除八余数为二,合先天卦之兑卦,成为上卦。再以三十四加以时数申时九数,合共四十三,除八余数为三,为先天数之离卦,成为下卦,再以四十三除以六(卦有六爻,故除以六),余数为一,初爻变。故卦成泽火革之泽山咸,互卦为干巽。邵雍以此推断,明晚会有女子来折花, 园丁会误以为是贼而前来驱赶,那女子会因此而惊惶失措,不小心摔倒在地,伤及大腿,然而伤势不会严重。后来果如其言。

  还有一个故事,是在一个冬天的傍晚酉时(也就是六点钟前后),邵雍正在炉边烤火,忽听有人敲门,先敲了一声,接着连敲五声,来人说是要借东西。于是,邵雍应运起了一卦,从中断定是邻居来借斧头。邵雍说出结果后,儿子不相信,打开门一问,来人果然是来借斧头的。 邵雍解释说,来人第一次敲一声,得上卦为干,接着敲了五声,得下卦为巽。上下卦得后,上下卦数再加得变爻为四爻,因而本、互变卦中有三个干卦,干属金,体卦巽为木,故来人所借当属金、木之类,又干金短而巽木长,故此物当为斧头。

儿子说:「金短木长,当为锄头,不是斧子。」

邵雍答道:「占卦亦当据情理推之,以卦而论,锄,斧皆可,但以理推之,傍晚用锄何用?必借斧劈柴用。」

  今天,熟悉邵雍及其作品的人已经不多,但在民间仍然流传着他的一些警世名言。比如人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就是出自邵雍。邵雍,这位遇事先知的奇才,对于后世历史发展做出了准确的预言,他的传世之作──《梅花诗》,预言了他身后在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演变。当然,和所有预言一样,他采用了十分隐晦的语言,并非很容易理解。有的部分,如果不是懂得道学的人,是不易弄懂的。

  《梅花诗》全文预言历史部分将在卷二详解,卷三会谈到后三首预言当今和未来的部分。

 

第三节  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

        与《烧饼歌

刘基,世称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宰相。相传中国三大民间预言之一《烧饼歌》的作者就是刘伯温。刘伯温二十二岁时进士及第,但他为人刚正耿直,廉洁奉公,后因揭发监察御史失职,受排挤而返乡隐居。元朝末年,群雄并起。朱元璋起兵后,刘伯温出山协助,并助朱元璋成就帝王之业。

  据《明史》记载,自从有刘伯温的协助之后,朱元璋常常前来征求刘伯温的意见。刘伯温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对朱元璋说:「主公现在据有金陵,形势险要,虎踞龙盘,地理位置很好。但东南的张士诚,西北的陈友谅,他们常常侵扰犯境,与您作对,这就成了您北定中原的后顾之忧,因此必须把这两个人除掉」。朱元璋说:「这两个人势力很大,该怎么对付他们呢?」于是,刘伯温便为朱元璋规画了实现帝业的蓝图,指出:「张士诚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他只想守住自己的那块地盘,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因此不值得忧虑,可以暂时不去管他。而陈友谅就不同,他杀主篡位,野心大、阴谋多,是个危险的对手。而且他占据武昌,地处南京上游,又有巨舰精兵,时时刻刻都想并吞我们。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不能两边作战,而应首先集中兵力歼灭陈友谅,陈友谅灭亡之后,张士诚的势力必然孤立无援,一举可定。然后,主公可以挥师北上,平定中原,最后消灭元朝,那时您的帝王之业就可以实现了!」

  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的谋略,平定群雄,成就了王业。史书记载:「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明史》)。刘伯温对于明太祖朱元璋来说,不亚于姜子牙之于周武王,张良之于汉高祖,诸葛亮之于刘备。他们能成为各朝的开国之相,除了他们本人的才能才略,还与他们都深明天地变化之理,知道改朝换代自有天意有很大关系。在《烧饼歌》中,刘伯温预言了久远的未来,当然也看到元朝气数已尽,明朝将兴。

  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刘伯温屡次力排众议,帮助朱元璋作正确选择。起初陈友谅势力相当强大,攻陷太平后准备南下。朱元璋部下慌了手脚,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逃跑。而刘伯温则怒目圆瞠,闭口不言。朱元璋见状,便召刘伯温到后面商议。刘伯温说:「主张投降或逃跑的,可以杀掉。」朱元璋便问刘伯温有什么计策,刘伯温说,陈友谅十分骄横,可先诱敌深入,然后用伏兵奇袭,必可取胜。朱元璋依刘伯温之见用兵,大获全胜。事后太祖要赏赐刘伯温,刘伯温却谢绝了。

  在朱元璋打天下过程中,刘基屡次力排众议,帮助朱元璋作正确选择。起初陈友谅势力相当强大,攻陷太平后准备南下。朱元璋部下慌了手脚,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逃跑。而刘基则怒目圆瞠,闭口不言。朱元璋见状,便召刘基到后面商议。刘基说:“主张投降或逃跑的,可以杀掉。”朱元璋便问刘基有什么计策,刘基告诉太祖说,陈友谅十分骄横,可以先诱敌深入,然后用伏兵奇袭,必可取胜。朱元璋依刘基之见用兵,大获全胜。事后太祖要赏赐刘基,刘基却谢绝了。

  刘伯温不仅有战略眼光,在紧要关头更是沉着机智,有先见之明。朱元璋同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时,双方一天之内交战数十次。朱元璋亲自乘战船督战,刘伯温就站在他身边。忽然,刘伯温要朱元璋离开战船,当君臣一行刚刚换到另一艘战船上,还没来得及坐稳,原来的战船便被敌人击沉。两军僵持了好几天,刘伯温建议先占据湖口扼守,然后选择金木相克的日子出战,结果朱元璋终于取得了这一决定性胜利。在这里,刘伯温充分运用了地形位置与五行生克的关系来谋画战役。

  对于刘伯温为人,《明史》中说「基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画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称帝后,刘伯温见天下已定,便告老还乡了。由于刘伯温嫉恶如仇,因此也得罪了一些奸佞之人。胡惟庸是明初的头号奸佞,刘伯温和大将徐达等都曾进言明太祖朱元璋勿用其人,胡惟庸对他怀恨在心,后来派人散布谣言说刘伯温为自己选择了有王气的墓地,以图子孙荣华富贵。朱元璋虽是个勤奋的君主,但其心胸却比不上唐太宗,于是他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被诬陷的刘伯温不得不到京城请罪,后来太祖没有太多责罪,还派人护送刘伯温返乡。

  据说,当时刘伯温有病,胡惟庸曾派人在刘伯温的药中下毒。回到家乡后,刘伯温告诉儿子:「如今朝廷应当修德政,减少刑法,可惜有胡惟庸当道,讲这些没用。将来胡惟庸败亡之后,太祖会想起我,你要将我的意思奏给皇上。」刘伯温还说:「如果我的预言不准,才是天下人的福气啊!」一个月后,刘伯温便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后来胡惟庸当上宰相,做尽坏事,直到多年后他贪污受贿、陷害忠良的事情败露,才被处死。

  刘伯温用兵料事如神,却屡次为奸人所陷,看似难以理解。其实,无论是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还是张良、李淳风,这些古代的修道中人、预言家都深明「知天命」之理,他们不会为了个人的目的而苦苦追求,也不会用其才能为自己谋取权力和利益。

《烧饼歌》的故事

  作为君主,明太祖朱元璋最关心的当然是自己可否永保江山。他知道刘伯温是深明数理的道中之人,便向刘伯温询问有关未来的事情。朝代更替自有定数,天机更不可轻泄,但是朱元璋毕竟是帝王,刘伯温不好推托,于是他便作了一首似明非明的诗歌。据传刘伯温面君之时刚好太祖正在吃烧饼,所以这诗歌便被称之为《烧饼歌》。故事是这样的:

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食烧饼,方啖一口,内监忽报国师刘基晋见,太祖以碗覆之,始召基入。礼毕,帝问曰:「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

基乃捏指轮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开视果然。

帝问曰: 「天下之事若何?朱家天下长享否?」

基答曰: 「我皇万子万孙,何须问哉!」

 

  这段文字用白话文简单讲,就是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在内殿吃烧饼,刚咬一口,忽听刘伯温求见。于是太祖用碗扣住烧饼,待刘伯温进来,便叫他猜碗中是何物。而刘伯温十分准确的讲是被皇帝吃过一口的烧饼,朱元璋十分佩服,便向刘伯温询问未来的事。

  明朝的江山是传到明思宗崇祯皇帝为止的,此后便是满清王朝的天下。崇祯十七年(西元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思宗自缢而死,明王朝宣告灭亡。而这个明思宗便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孙子。很明显,刘伯温回答朱元璋的问话,是一句双关语,表面上是一句恭维话,说明朝江山将会传至千秋万代,实际上是明确预言──明朝的江山将会传到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为止。从这里可以看到刘伯温的智慧,既不冒犯天子,又回答了天子的问题,预言了未来。

帝曰:「虽然,自古兴亡原有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

基曰:「泄漏天机,臣罪非轻,陛下恕臣万死,才敢冒奏。」

帝即赐以免死金牌,基谢恩毕,奏曰:「……」

就这样,刘伯温对以后的几百年作了预言,包括「土木之变」,「宦官乱政」,「清军入关」,「汉人剃发」,「康乾盛世」,直至清末及以后的事,这就是著名的《烧饼歌》的内容。历史上的部分可以说清晰无误,但是对于近代以后的部分解释颇多,而且大相径庭,也许要等事情过后才容易明白吧!

 

第四节  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与

          《诸世纪》

诺查丹玛斯(Michel de Nostredame)是十六世纪法国大预言家。他于西元15031214日出生在法国的诺曼第省(St. Remy de Provence),也就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492年)的11年之后。15667月,诺查丹玛斯,如他对自己的预言「将全身溃烂而亡」般,在自己的家中平静的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诺查丹玛斯」是一个拉丁文的名字,他是犹太人的后裔,其家人在他年幼时就从犹太教改信天主教。他从孩提时代起就受神秘的犹太文学所影响,曾祖父曾鼓励他研究星相学与天体科学,并且学习拉丁文、希腊文与希伯来文。这为他日后在预言方面的造诣奠定了基础。

  诺查丹玛斯对于星相学与天文学非常熟悉,并深富洞察力,且充分运用这两种学科诠释他在秘密研究中所观察到的一切。他就像是一位先知,一位活在两个世界中的时光隧道旅行家

  诺查丹玛斯在世的时候就以先知先觉而著名,他曾经预言了当时的法国国王亨利二世之死,还有几位王子的命运,在宫廷内和社会上引起了相当的震撼。诺查丹玛斯曾经一度为此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些立竿见影的准确预言,使得他的作品在当时就非常地受人关注。他还预言了法国大革命、拿破仑与希特勒的诞生与掌权、约翰甘乃迪的遇刺事件,这些都写在《诸世纪》(The Centuries)中。这本书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应验了从发生在西元1666年的伦敦大火事件的预测,一直到西元2001年挑战者号太空梭的爆炸事件。

  虽然诺查丹玛斯以其预言而闻名,但是他在前半生主要还是靠行医维生。这也许与他母亲家族擅长医学和数学的传统有关

从医生涯

  西元1522年,十九岁时,诺查丹玛斯来到了亚威农(Avignon),在当时法国最有名的医学院Mont Pellier注册入学。取得大学文凭毕业后,很快成为具有执照可以执业的医生。当时的欧洲仍在可怕的瘟疫的笼罩之中,作为一位医生,他积极地投入了治疗黑死病的工作,并且发展出独特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减轻患者的痛苦。二十六岁时,他回到母校Mont Pellier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所展示的医疗技术赢得全校的称赞与钦佩,毕业后受聘为讲师,在那儿教了一年书。但是,他具有创造力的医学思想和才华却遭致了不公平的排挤。

  1534年,当他离开母校回到Toulouse,途中经过Agen,娶了一位上流社会的年轻女孩,婚后有了一个儿子与一个女儿,他的生活似乎是很完美的。然而,一连串的悲剧却席卷而来。1537年,瘟疫袭击Agen。诺查丹玛斯虽然信心十足地治疗他的同胞,却无法挽救自己的太太和两个孩子。尽管他全力以赴,太太与两个孩子还是在瘟疫中死亡,这件事重创了他的身心。祸不单行,接下来他的哲学家朋友Scaliger(声名仅次于伊拉斯谟斯Erasmus的哲学家)也在一次争吵后与他反目成仇。他已故的妻子娘家还试图控告他,为的是想要取回嫁妆。

  1538年,他因为对教会的一个雕像作了些评论而被诬告为异端。作为一名虔诚的教徒,诺查丹玛斯很难接受这种荒唐的指控,但是在当时的宗教环境中,这类的迫害并不稀奇。后来他遭到的误解便接二连三的来,最后恶名昭彰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甚至试图逮捕他。为了避免触怒这些宗教极端份子,诺查丹玛斯开始了为时六年,没有目标的流浪。这一连串的悲剧令他百思不解,他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

  1540年左右,他离开了在法国的家,流浪到义大利,曾到过米兰、西西里等地。在这段期间他能随心所欲地做他希望做的事:旅游、结交新朋友、并且为人们绘制星座图。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展现他的预言能力。

  其间有许多关于他预言能力的小插曲。有一次,一位地主与他谈论关于预言的问题时,指着院子里的两头小猪说:「你来占一占它们的命运。」诺查丹玛斯答道:「黑猪将成为你的盘中飧,白猪将被狼吃掉。」于是,这位地主特地到厨房吩咐厨师杀掉白猪作晚餐,谁知家中养的一只小狼竟趁主人不注意时将猪肉吃掉了,厨子只好再将黑猪杀了作晚餐。当这位地主得意的告诉诺查丹玛斯说白猪已经成了盘中飧时,诺查丹玛斯却肯定地说那是黑猪。最后地主叫来厨子验证,厨师无奈地说出原委,也验证了诺查丹玛斯的预言

  1546年,在旅行六年之后,宗教裁判所的态度有了转变,于是诺查丹玛斯回到家乡,并受聘于市政府。而其后的三年时间,他忙着与瘟疫作战,这段时期的工作赢得了病患与同事们的称赞。当Aix地区再次爆发瘟疫时,他再度以他独创的医术救治人们。瘟疫消退后,Aix市为了表示对他的感激,赠予了他终身养老金。诺查丹玛斯的一生遭受过许多毁谤,但是对于他的医行医德,却从没有过非议

《诸世纪》的问世

  在他的第一任妻子与两个孩子死后十年,诺查丹玛斯再婚并移居到沙龙,重新开始他的家庭生活,成为三个女儿与三个儿子的父亲。在这段期间,他编了全世界第一本医疗手册,其中详列了药剂师、各类医师的姓名、住址与专长。

  稳定的家庭生活也为他开始专注于预言工作创造了条件。他把家里的顶楼开辟为书房,在那儿安装了一些在当时十分神奇的装置:天体观测仪、魔镜、神棒、与一个铜碗、三脚架,一切都是按照伟大的神谕中所称的形式而设计的。对此,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中描述道:

幽深夜里,独坐于秘密的书斋

黄铜三脚架之上

幽暗的火苗微微闪烁

难以置信的预言诞生了

将手杖放置于三脚架正中

将水泼向皮袍下襟与足面

神谕恐怖

令长袍之下的身躯颤栗

神圣的光彩中

神与我同在

  在这里,预言家栩栩如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玄奥与神秘的画面

  寂静的书屋中并排放着的是四世纪新柏拉图学派的学者伊安布利科斯的伟大著作《神秘埃及》。每到诺查丹玛斯进行预言之前,他便独坐于自己这个秘密的书斋里潜心研读。接着,预言家小心翼翼地将盛满了清水的钵盂安置在黄铜三脚架上。一切行动都是无声的、虔诚的

  他的身体倾向了四世纪古老的钵盂。他那深陷于眼窝的双眼开始凝视水面,一种无形的力量从预言家的心、脑发出,以至整个身体;力量穿透肌肉、神经的束缚,来到这双深陷的双眼,再进入空中,无声地拍打着水面。不一会儿,寂静的水面升腾起一层白雾,逐渐地雾愈来愈多,充满了这间小小的暗室。诺查丹玛斯全身纹丝不动,眼睛仍直直地凝视着雾气中的水面,水开始颤动,水面也开始变幻,那清澈的水面渐渐变得昏暗,雾气也急剧地升腾、扩散,直到最后昏暗的水面开始变得清晰,一幅神奇的景象浮现于水面之上。这便是穿越时光隧道的未来世界

  过了片刻,水面上的神奇景象开始消失,雾气也开始收敛,诺查丹玛斯的双眼终于移开了钵盂,看了看给予他神奇预测力量的古代哲人的书,他开始了另外的工作。端坐于书斋一隅的木桌前,预言家开始兴奋起来,刚才神奇的景象又一幕幕地浮现于脑海中。若不是他亲眼所见,他怎会想象得到未来的世界是那样的荒诞与恐怖。他非常明白,他有必要把那些神秘的景象一一描述下来传给后世的人们

  这样的神秘场面在现代人看来真是有点难以置信,仿佛把我们带进了电影「魔戒」之中,其实古代西方占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在操作形式上与东方的占卜算卦有所不同。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首又一首的四行诗逐渐汇成了一部旷世巨著

  在西元1555以前,诺查丹玛斯完成了他第一阶段的预言书。书籍出版后,他的名声很快传播至整个欧洲。第一版的预言书包含了300首预言诗。他的书在文人与知识阶层中很风行。当时的法国皇后凯撒琳对他的预言非常感兴趣,曾约见他在巴黎宫廷中长谈,他还成了皇后的好朋友。诺查丹玛斯也谈到了对皇后的丈夫──法王亨利二世之死的预言,还谈到了许多关于世界未来的预言。当时的诺查丹玛斯被指定为亨利二世的私人医生与皇家顾问,后来也成为法王法兰西斯二世与查理九世的顾问。

  诺查丹玛斯在世时最令人震惊的预言是:关于法王亨利二世之死的预言。在1555年,他在一首四行诗中写到

年青的狮子将战胜年老的

在一场单对单的战斗里

他将刺破金笼中的双目

两个伤口合成一个

他死于残酷的死亡

  四年后的1559628日,法王亨利二世在一次婚宴上同一名年轻贵族击枪为乐时发生了意外,枪头折断并刺穿了亨利二世头盔,深陷入眼中。后来亨利二世在极度痛苦中死亡。这一预言的应验使得一些人对他很生气,但其他的人则对其预言能力感到震惊。此后,诺查丹玛斯的名声更响亮了,他仍然在沙龙继续他的著作,而许多贵族与知名人士也经常来拜访他。

  在15651566年前后,诺查丹玛斯患了痛风与关节炎,后来发展成水肿病时全身肌肤腐烂,随之健康持续恶化,他于1566617日写下了遗书。71日,他请来天主教牧师为他作最后的礼拜,并且告诉这位密友「隔天就见不到他了」。如同他自己所预言的,72日的早晨,当助理陪同家人亲友至书房时,他们发现他的遗体躺在床铺与长椅之间

  在诺查丹玛斯死后的二年,他的儿子凯撒收集了他所有未出版的预言,并且于1568年正式出版,就是举世闻名的《诸世纪》预言。

  诺查丹玛斯是西方最具影响力的预言家,至今人们仍对他的预言津津乐道,并不断地为那些还没有应验的部分寻找答案。在人们心中,他是个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人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许多人不止一次地要否定他,却一次又一次地拿起《诸世纪》揣摩。

 

第五节  睡着的预言家:爱德格 凯西

爱德格.凯西(Edgar Cayce ,1877-1945 )是美国最著名的特异功能者之一,也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预言家,他以能够在催眠的恍惚状态下给人诊病而闻名,他还能在同样状态中为别人解读前世今生的命运,甚至预言未来。他的一万四千余条解读案例被记录了下来,至今成为许多研究机构所分析研究的题目。他的经历影响了许多人的生命观,推动了美国文化的相容性、多元化,也促使人们去重新思考传统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青年凯西的迷惑

  西元1877318日,爱德格.凯西出生在美国肯塔基的霍普金斯维尔。童年时代,凯西过着典型的十九世纪农庄式的生活,宗教气氛浓厚,一家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在他六、七岁的时候,凯西告诉父母说他能看到已经过世的亲人,并且和他们谈话,但是家里人并没有把这些话当真。凯西从孩提时代便开始读《圣经》,每年都要从头到尾读一遍。凯西可以趴在任何一本书上入睡,醒来后便能记住全书的内容并且倒背如流,即使书中的内容和辞汇远远超出了他的知识范围。这一切令其家人无从解释,但是随着凯西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却渐渐消退了。

  凯西真正发现自己在催眠状态下有特殊的解读能力,是在他成年以后的事。二十岁那年,凯西与心爱的捷特鲁德.伊文丝订了婚。当时凯西很想成为一名摄影师,但是却未能如愿,为了赚钱成家,他先在保险业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同时兼卖一些文具维生。就在这个时候,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一生。凯西患了喉炎,并且越来越严重,后来甚至根本不能正常说话,只能从嗓子里挤出点声音来,所有的医生都束手无策,甚至凯西本人也一度失望地认为自己可能永远不能再说话了。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年,在这段期间,有一位曾经历过催眠奇效的喜剧表演家,用催眠术帮助凯西治疗,尽管此人并不懂什么医术,但他将凯西催眠后,开始暗示凯西恢复正常声音,奇迹发生了,处于催眠状态下的凯西居然能用完全正常的声音回应,但当凯西醒来时,喉炎又犯了。

  后来当地有位叫雷恩的人在了解了凯西的情况后,便考虑做进一步的尝试。他让凯西进入催眠后,向凯西本人询问有关病情。这一次,凯西的天赋终于得到了施展。就像小时候睡在教科书上一样,凯西使自己睡了过去。在凯西「入睡」后,雷恩问睡着的凯西有关其病情,凯西便用正常清晰的声音告诉雷恩和其他旁边的人说,自己病况的本质是来自于精神因素,并告诉人们如何治疗。按照凯西的指示,雷恩对着凯西的身体,要求他的血液向患病部位集中。不一会儿,周围的人便看到凯西胸部以上和喉咙部位的皮肤变成殷红色,患病部位的皮肤开始发热。一段时间后,雷恩又按照凯西的指导,暗示血液回流恢复正常……凯西醒来了,这一次他的声音完全恢复了,这就是他一生中第一次作催眠「解读」,这一天是1901311日。

  后来在雷恩的一再要求下,凯西用「解读」为雷恩开出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竟然治好了雷恩长年的胃病。接下来他又为一位智力发育迟钝的小女孩「解读」了病因,发现是由于外伤引起,医师按照凯西「入睡时」的建议成功地使小女孩逐渐恢复正常。

  对医学一窍不通的凯西「入睡」后竟然能够做他本人清醒时做不到的事,为人诊病,这一切令周围的人都感到新奇和兴奋,而凯西本人却陷入了深深的迷惑与苦恼之中。

不平常的普通人

  凯西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摄影师,过一个平常的生活,但是他的「生命解读」能力显然决定了凯西不可能过「平常」的生活。当然凯西本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来自何方,更无从知道这一切是如何起作用的,他只好从信仰中去寻找答案。凯西于是求助于《圣经》,他祈祷,并与家人商议,最后他决定继续他的特殊能力,条件就是不能用它来伤害别人;另外,凯西终究仍成为了一名专业摄影师,换句话说,「生命解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1903年,凯西与相爱六年的捷特鲁德.伊文丝结婚,展开了家庭生活。

  关于凯西的能力,《纽约时报》曾经在1910109日对凯西作过专题报导。报导刊出后,很多人开始前来问诊。声名和别人的信任并没有改变凯西本人对「解读」的成见,直到后来两件事的发生:一是在1911年,凯西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但是生下来不久后孩子就病了,医生们都束手无策,而凯西则直到医生们完全放弃希望的时候才同意试试自己的解读。这一次,他无法挽救自己的孩子。祸不单行,接下来凯西的妻子捷特鲁德也病了,而且情况越来越糟,医生私下告诉凯西,捷特鲁德得了肺结核,可能不行了。在当时,人们对肺结核是无能为力的。这时候,凯西为自己的妻子作了解读。「入睡」的凯西开出了一个综合处方,医生认为这些东西没有任何用处,但是,服药仅两天,捷特鲁德就退了烧,几个月后,捷特鲁德便完全康复了。

  随着要求解读的人越来越多,凯西开始考虑建一家专门的医院。然而在寻求合作伙伴的过程中,凯西接受了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记住的教训。德克萨斯的石油商开始对凯西感兴趣,提出了一个表面上看这是相当互惠的合作案──凯西帮石油商找油矿,石油商则赞助凯西办医院。但是这一次,凯西找油矿的解读却一再地失败了。石油商的目的是赚钱,他们并不真正对建立医院有兴趣,合作就这样不欢而散了。于是,凯西明白了,他的能力不可以用来谋取商业利益。

  直到1923年,凯西的解读工作都仅限于医疗方面。他不知道,一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领域正在向他展开,并将深深影响他的信仰。

解读大师和基督徒

  关于凯西的书很多,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是吉娜瑟敏纳拉(Gina Cerminara)所著《生命多世》(Many Mansions1950)一书,这本书称得上是西方研究轮回的重要参考之一。事实上,凯西本人对轮回的认同也是经历了一个重要过程的。

  有一次,在为一名从俄亥俄州来的人作解读时,凯西在最后说了一句「此人前世曾经是个和尚」,这一次,凯西又陷入了苦恼。因为「前世」的存在意味着轮回的存在,但作为一名基督徒,这个概念对他来说仍十分陌生。

  凯西开始祈祷,并寻求「解读」这一难题。得到的答案是「从头到尾读《圣经》。」圣经中的内涵在脑中浮现出来,要求凯西注意生命的意义与共同性。凯西终于发现轮回的概念与任何宗教都没有冲突,而且与他本人对「作为一名基督徒意味着什么?」的理解相吻合。

  凯西终于放弃了他的摄影工作,并开始筹建自己的医院。他接受别人的资助,但从不拒绝为贫穷而不能出钱的人作「解读」。

  凯西一生中也受到过许多怀疑和非议。许多反对者认为凯西不能圆满解释许多失败的例子。至于成功的例子,反对者认为凯西的知识是来自于偷偷阅读了有关的书籍,或是平时从周围人那里听来的。

  晚年的凯西能力越来越突出,他甚至不再需要进入「睡眠」状态,就能知道一些事情。有一次他非常难过地从房间里出来,因为他知道有三名参战的年轻人回不来了。他开始能够看到所有活的物体表面都有光晕,他甚至可以透过这种光晕得知一个人的情绪与健康。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从全美各地寄给凯西的信越来越多,大多是询问他们亲人的安危的,在这段时间里,凯西有时一天要作八次解读,虽然从自己的解读中他意识到──此工作每天不能超过两次。1944年春天,凯西的健康开始恶化,「解读」的信息告诉他必须暂停了。但要求解读的信源源不断,凯西病倒了,接近年底的时候,凯西给自己作了解读,并告诉焦虑的亲友们说:「过了新年他一切就好了。」亲友们后来才知道他话中真正的意思──194513日,凯西逝世了;同年的复活节,他的妻子捷特鲁德也去世了。

生命的因果

  凯西对人进行解读,与是否认识该人毫无相干。他们可以完全是陌生人,来自地球的任何地方,只需知道他们的全名、出生日期和地点,凯西就可以准确描述他们的周围环境与个人的脾气特性、能力擅长和毛病缺点,甚至追溯到他们的生生世世以及展望、预言未来。

  凯西对自己的生命解读发现,他于几百年前在埃及那一世时,曾是一位高级僧侣,具有很强的超自然特异功能,但由于他的独断专行和耽于声色,导致他的毁灭。凯西相信他今生的美德和缺点都能够回溯到他的前世经历,今生对他的灵魂是一种考验,他得以有机会无私地去为他人服务,以此对往昔的骄横、享乐与喜好声色进行补偿。凯西大量的前世解读案例,也证实了中国古老文化中有关业力轮报的说法。

未来是什么

  凯西被称为预言家,但事实上,他一生留下的近一万四千条「解读」中,有关未来的预言只占了一小部分,不过却涉及了许多人们感兴趣的问题。

  他曾准确预言:两次世界大战、印度独立、1929年经济危机,并提前十五年预言了以色列建国。他预言了种族问题将在美国造成的混乱,以及将有两任美国总统在任期内去世(罗斯福和甘乃迪)。凯西在1945年去世,他的这些预言有些在他生前应验了,有些则发生在他过世之后。

  凯西对传说中沉没于大西洋的神秘大陆亚特兰提斯情有独锺,他在一生的解读中曾数百次提及这个地方。他不仅详细地追溯过亚特兰提斯的过去,还预言亚特兰提斯将在1968年升起。亚特兰提斯最早出自于古希腊学者柏拉图的著作,柏拉图指称在他的时代之前的九千年前,大西洋上曾有一块大陆有着发达的文明,后来在一夜之间沉入海底。凯西透过「解读」,认为当时的文明发达程度已超过今日,但由于人的贪婪,被自己的科技造成的地震和海啸所毁,大陆因而沉入水中。凯西说自己就曾经是亚特兰提斯人。2001年迪士尼公司拍摄的动画电影「亚特兰提斯:消失的帝国(Atlantis: The Lost Empire ,2001)」,就是借取这一题材拍摄而成的。

  1968年,人们偶然中发现位于大西洋巴哈马群岛比米尼岛海域水底用方形巨石建造的道路,人们称其为比米尼通道。这一发现使人们想起了凯西,因为他所描述的亚特兰提斯正覆盖了这一带海域。难道比米尼通道便是亚特兰提斯人所建造的?凯西预言的真实意思是否指人们将在1968年发现亚特兰提斯文明的线索?也许将来人们能回答这个问题。

注:  凯西预言了俄罗斯(苏联)将抛弃共产主义,成为自由之邦、美国的朋友。值得一提的是,他对于中国有一段引人深思的预言,他预言中国有一天将成为(英文原话)「the cradle of Christianity as applied in the lives of men.(神信仰的发源地──适合于人类)」关于这一点,由于文化考量,西方学者并不敢推断说是基督教将盛行于中国;而对此则预言,还有另一种理解,是认为中国将出现一种对神(佛)的信仰,中国将会成为全人类共同信仰的摇篮。鉴于凯西对未来的预言十分隐讳,其真实的涵义可能不像字面那么简单,这个预言与其他许多预言有共同之处,在本书卷三部分有详细的介绍。

  不论做过多少解读,凯西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超能力。他说:「我只是少数的、能够充分放弃自己的个性(personality)的人而已,从而使我的灵魂有机会接触具有普遍性的知识。我虽然这样说了,但却没有自我吹嘘的企图。事实上我不认为我具有别人不具有的能力,真的,我不认为任何人会不具备这些能力,而真正的事实是人的能力比我们想象得要大的多,但是你必须去掉对个人利益的执着(detachment from self-interest),才能拥有这种能力。」

  凯西的工作和经历,可说是帮助西方人开了眼界。他一生都在信仰神的基础上,结合《圣经》与自己的「解读」经历,他的领悟已经超出了基督教的普遍认识,而又不与之冲突,甚至与东方传统信仰有了共同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