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锐《祭坛上的圣女——林昭传》chm+txt+pdf

政治禁书版提供中国大陆政治禁书下载阅读分享,所有跟中国政治、经济、人权、民主自由、文革六四等相关的所有政治禁书下载阅读和分享。
  • Advertisement
高速翻墙
本贴由热心网友分享,或收集于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赵锐《祭坛上的圣女——林昭传》chm+txt+pdf

帖子荆轲 » 2012-08-21 21:11

直连:

作者简介:赵锐,女,1971 年3 月生于江苏淮阴,1992 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现供职于南京日报报业集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级作家,资深编辑记者。发表作品数百
万字,著有散文《看梦》、《单身母亲手记》及传记《吴健雄》等。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2
这是一个过于痛苦和黑暗的历史故事。
我之所以坚持写它,
是因为我还相信温暖和光明。
——作者
3
自由无价,
生命有涯。
宁为玉碎,
以殉中华。
——林昭
4
林昭(1931——1968 年),女,生于江苏苏州,本名彭令昭。1957
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被划为“右派”。1960 年12 月因“《星火》反革命
集团案”被捕。1962 年3 月保外就医,当年11 月归案入狱。1965 年5
月以“反革命罪”获刑二十年,1968 年追加为死刑,同年4 月29 日被
击毙于上海。在狱中,林昭为捍卫自由民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对极权和人性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思考,以自己的鲜血等写下了数十万
字的诗词文章。1979 年2 月28 日,北京大学发出关于林昭错划“右派”
的改正通知。1981 年12 月30 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告林昭无罪,
为其彻底平反,但大量档案资料至今仍未解密。
5
自序:
让我们共同完成
赵锐
太阳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无需外力,自己就能发出永恒的光明。面对太阳,无论什么
样的黑暗都只能匆忙逃遁,因为光明是战胜黑暗的终极力量!
毫无疑问,黑暗也是一种力量,而且是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大至茫茫宇宙,小至我们
自身,黑暗无处不在。就像撒旦无时不在挑战上帝的权威一样,黑暗事实上就是一个与光明
相抗衡的绝对存在。漫漫人生中,我们的心灵常常成为黑暗和光明博弈的战场,一方面我们
对光明是如此地饥渴,另一方面我们又常常因为脆弱、因为恐惧、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一
次又一次地让自己饱受黑暗的折磨。那么,我们该如何自救?我想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育属
于自己的太阳。如果我们每人心中有轮太阳,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发出自己的光和热,那还有
什么黑暗驱散不了呢?
——之所以生发如上感想,是因为我在写作《林昭传》的过程,被黑暗伤害得无比痛苦
和绝望。当我最终战胜黑暗,终于平静地奉献出作品时,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2008 年2 月,《林昭传》初稿完成。记得当时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必须马上写一部美好的
东西温暖自己,否则我真吃不消了!所以那段时间,我经常去看昆曲,经常带孩子游戏玩耍,
甚至准备为江苏省昆剧院或者再为女儿写一部书。初稿在一二十位师友中流传后,当然得到
了一些意见:大家普遍反映我是在以林昭的方式写林昭,言下之意就是感情色彩浓烈了些,
仍然没有与历史拉开距离。更有人建议我重新采访,因为我的初稿只是根据二手资料梳理的,
而这些资料显然还不够丰富。但当时我实在太累太苦,明知这些意见十分珍贵,却就是心有
余而力不足。休整将近半年,其间我阅读了大量心理学和社会学书籍,对人性的黑暗有了更
深入的认识,这才于当年8 月重新恢复面对《林昭传》的能力。
首先是丰富资料,我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图书馆对林昭父母的生平进行了求证,
并在黄恽先生的帮助下,得到苏州图书馆的相关原始文献;其次是补充采访,从8 月至11 月,
我先后前往湖州、上海、苏州、北京,采访了沈泽宜、倪竞雄、张学群、朱红、甘粹5 位前
辈,得到大量新鲜资料和感受;然后是阅读和交流,通过对林昭和那个时代多角度、多层面
的讨论和思考,我开始努力跳出自我的局限,进一步调整《林昭传》的结构和视角。与许多
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一样,我当初对林昭的了解也是支离破碎的。有感于林昭精神的纯
粹和崇高,同时也是出于对“圣女”形象的巨大好奇,我决定走近林昭为其立传。可经过一
系列的采访和研究,我越来越明白林昭是人不是神,她的殉难是她个人性格、气质、价值取
向,尤其是独特行为方式的必然结果。这既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更是一个个人和家庭的悲剧,
具有相当的个案特征。她坚持求真的精神的确让人高山仰止,但除了誓死抗争,是否还有其
他坚持真理的可能?林昭已意识到近代革命让中国人流了太多的血泪,可她恰恰还是选择了
以血为祭的道路,尽管她的选择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毕竟还是她自觉的选择。基督教提倡
爱、提倡宽恕,耶稣在被钉死前仍然请求上帝赦免凶手,“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可林昭呢?林昭从来没有怜惜过自己的父母,林昭总是不顾后果咄咄逼人,林昭的偏激、
执著与那个时代互为因果,于是最终只能鱼死网破!
正因为林昭的性格是如此地真实和鲜明,所以,熟悉林昭的故旧们都很难准确还原
林昭,虽然他们不少人是文章高手。这也就是为什么彭令范女士一再感慨:熟悉林昭的
都不愿再面对,关注林昭的却总是一无所知的年轻人。对这一现象,我现在已十分理解。
我想并不是前辈们不愿意面对林昭,据我所知,他们中不少人已经为林昭奉献很多,但
由于一来他们自己属于那个年代,二来林昭的“圣女”形象已经在民间形成,他们无法
再为自己和林昭确立合适的坐标。是的, 近一二十年来,林昭形象“符号化”、“概念化”
6
问题已日渐显现,各色人等都习惯于把林昭树为幌子。这是十分危险的现象,有必要提高警
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完全是言论不够自由的结果。如果林昭档案完全解密,如果林
昭研究毫无障碍,我相信现在也用不着我在这儿说三道四了。
我在后记里使用了《划不上的句号》这一标题。后记是我完成初稿时草拟的,反映了彼
时彼地的心情。现在我要声明,句号是否该划和如何划是需要分别对待的。面对过于沉重和
黑暗的历史,以政府为代表的集体力量,有必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逐一解决历
史遗案,该划的句号不划不行。但对于我们每个个人,我以为大家可以遵循“宽恕”的原则,
让良心做主,给黑暗的历史划上句号。过去我们常说:要把某某“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千
百年来我们是否惩罚得太多、宽恕得太少?在采写《林昭传》的过程中,不仅我个人遭遇黑
暗的伤害,我也从许多当事人身上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阴冷。由己及人,我想还有多少人的
灵魂备受煎熬呢?除了宽恕,还有让心灵安宁的其他法门吗?彭令范女士多次表示要向姐姐
说再见——是啊,如果我们始终不能和林昭说再见,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也许将始
终陷于历史的泥潭无法自拔。
经过修订,现在呈现给大家的《林昭传》有一个完全开放的结构,它将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四章正文,由作者主笔介绍,涉及林昭的家庭、人生、诗文以及世人对林昭的认识等;
二是附件后记,仍由作者提供资料和视角,内容包括林昭年谱、林昭长诗、数篇采访记等,
林昭亲友当下的生存状态也是本传的重要内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第三部分是本人最看重
的,那就是读者您对林昭及本书的评价。我认为我们整个社会对林昭的理解和评价仍将是一
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没有您的参与,《林昭传》永远是不完整的,它的价值也注定是有限的。
相信您会赞同并一同完成这部作品!谢谢!
完成这部作品,我也准备与林昭说再见了。我是一个热爱文学的单身母亲,今生别无他
求,唯有两大愿望:抚育女儿健康成长;留一两部经得住淘汰的作品。如果第二个愿望能否
实现将由上天决定,那么做称职的母亲将是我惟一的使命。很幸运《林昭传》没有拖延太长
时间便公之于众了,我的任务已经完成,我将依旧继续自己平静而平凡的生活:我要努力工
作认真挣钱,我要照顾孩子享受生命,我还要尽快写作下一部作品……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问
题,时间长了,我们难免会抱怨、会指责、会憎恶、会逃避。可哪儿有完美的生活?哪儿有
完美的人性?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缺点多多的凡夫俗子?接受残缺的生活,坚守自我的良知,
就这样陪着女儿慢慢变老吧。
——这样想着,我不禁双手合十,默默祈求林昭保佑我和女儿平安!
2008 年11 月23 日星期日初稿
2009 年7 月19 日星期日修改
7
目录
自序:让我们共同完成
引子:五分钱子弹费
第一章:青春(1931——1954 年)
1、儒父侠母
2、投奔革命
3、冷酷的痛快
4、流泪的良知
5、记者生涯
第二章:觉醒(1955——1959 年)
1、红楼林姑娘
2、山雨欲来
3、“五·一九”风暴
4、决不认罪
5、鸡蛋碰石头
第三章:抗争(1960——1967 年)
1、甘入地狱
2、人间何世
3、不作奴才
4、超越愤怒
5、冤字血帕
第四章:活祭(1968——2008 年)
1、血洒龙华
2、无罪平反
3、魂归故里
4、林昭复活
5、空谷回音
附件:
1、林昭年谱(1931——1968 年)
2、林昭遗作:普洛米修士受难的一日
3、林昭遗作:海鸥之歌
4、那一代人已渐行渐远——湖州拜访沈泽宜
5、她是那么鲜活的一个人——上海拜访倪竞雄
6、“我从来不赞成秀才造反”——当事人朱红追忆“林黄反革命集团案”始末
7、林昭是为我们去死的——胡杰回顾林昭纪录片的拍摄
8、灵岩山下祭林昭
后记:划不上的句号
荆轲
禁书达人
帖子: 231
附件下载( ATTACHMENTS DOWNLOAD )
赵锐《祭坛上的圣女——林昭传》chm+txt.zip
(5.42 MiB) 被下载 4023 次
附件下载由热心网友分享,或收集于网络,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禁书、禁片、禁文、禁图、禁网、禁歌、禁软尽在禁书网。

回到 政治禁书

  • Advertisement
高速翻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