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
1 篇帖子
• 分页: 1 / 1
老子《道德经》
电子书名:老子《道德经》原文
作者:老子(李耳) / 春秋
说明:
老子(西元前600年 ~ 470年)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裡人,周朝守藏室之史官(类似今之图书馆管理员),另有一说,老子是老莱子,也是楚人,传说活了一百六十几岁,或两百多岁。
据《史记》及《庄子》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回去之后并以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叹老子之人。《史记》中对老子身世提供许多种版本与猜测,并说「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为道家之始祖,后有庄子承继其清淨无为思想,而以道家思想为宗旨所发展出的道教更祖述老庄,《道德经》只五千言,可谓道家及道教的最重要经典。
《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今本以道经为上经,德经为下经,但近代马王堆所出土的帛书老子则以德经为上经,道经为下经。
附《史记 . 老子列传》: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裡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迺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着书。」于是老子迺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着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其脩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
为什么不提供注释,必看经书:
《转法轮(卷二)》〈在大屿山讲法〉
《转法轮(卷二)》〈佛教中的教训〉
作者:老子(李耳) / 春秋
说明:
老子(西元前600年 ~ 470年)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裡人,周朝守藏室之史官(类似今之图书馆管理员),另有一说,老子是老莱子,也是楚人,传说活了一百六十几岁,或两百多岁。
据《史记》及《庄子》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回去之后并以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叹老子之人。《史记》中对老子身世提供许多种版本与猜测,并说「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为道家之始祖,后有庄子承继其清淨无为思想,而以道家思想为宗旨所发展出的道教更祖述老庄,《道德经》只五千言,可谓道家及道教的最重要经典。
《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今本以道经为上经,德经为下经,但近代马王堆所出土的帛书老子则以德经为上经,道经为下经。
附《史记 . 老子列传》: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裡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迺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着书。」于是老子迺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着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其脩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
为什么不提供注释,必看经书:
《转法轮(卷二)》〈在大屿山讲法〉
《转法轮(卷二)》〈佛教中的教训〉
- 附件下载( ATTACHMENTS DOWNLOAD )
-
道德经pdf.rar
- (52.81 KiB) 被下载 1503 次
-
道德经txt.rar
- (10.14 KiB) 被下载 560 次
- 附件下载由热心网友分享,或收集于网络,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1 篇帖子
• 分页: 1 / 1